哲学家阿尔贝·加缪指出,生活是荒诞的,要靠我们自己去找到克服的方法。但是,我怀疑我们自己才是真正荒诞的,带着浪漫化的期望,不愿意接受自己和生活本来的样子。
抑郁和焦虑不仅仅是疾病,它们也是一种信号,表明我们的生活甚至这个世界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。然而,这可能也意味着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存在问题。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,这两种疾病不仅表明世界有缺陷,也表明我们的期望和认知存在缺陷。
“什么是我们能合理期待的?”这是我们需要问自己的一个重要问题。
许多人来做心理治疗,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陷入一些观念里,如正义、公平和秩序,这三者都是强迫性人格纠结的事情。可以想象,当世界无法体现这些概念时,他们很容易感到挫败。无论是在咨询室里还是生活中,涉及这些主题的对话都很困难。一个人婚恋关系处于困境中,期待关系有所改变,但伴侣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。他常常会问:“难道我不应该期待伴侣对我好吗?”然后,现实与理想主义的论战就开始了。
我们应该得到什么,这个问题很难回答。但把它分为两部分可能会有所帮助。第一部分:我应该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?第二部分:一个人目前似乎无法改变,我应该从他那里得到什么?完美主义者将这两部分混为一谈,要求整个世界尤其是他们亲近的人给予自己公正的对待。至少在某种程度上,因为他们害怕做出艰难的选择,害怕接受并忍受失败和丧失,害怕承认错误。
完美主义者热衷于思考和行动,他们往往有夸大的自我认知,认为自己足够聪明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人的想法。因此,他们陷入矛盾的关系中,不停地改善自己的论点,认为最终别人会认识到他们自己的错误。他们期待对方幡然醒悟,但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。当父母、伴侣、朋友或其他人不为所动时,他们会感到痛苦。随着情绪的恶化,他们紧紧抓住自己的理想,并恳求对方的同情,同时高喊:“难道我不应该得到更好的对待吗?”
作为孩子,我们需要足够好的父母,那时候我们的行动没有太多选择。因此,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影响环境,这个信念与希望和情绪健康紧密相关。环境没有改善,但希望有助于生存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极端的希望变得有问题,并导致僵化和情绪低落,在乐观和绝望之间摇摆。对于一些人来说,就象童年时一样,为了获得价值感,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就,让他们冷漠的伴侣、父母、朋友眼前一亮。这意味着正义、公平、秩序都是自我价值的标志。“如果我没有被很好地对待,那一定意味着我不配得到更好的,尽管我知道我确实配。”
完美主义者会深深陷入矛盾的想法中,他们同样执着于秩序。要么一切都合情合理,要么一切都不合理。如果他们的伴侣或其他人不公正或不公平,那么正义也许就不存在。
在治疗过程中,来访者可能会了解到,虽然他们理应得到公正的对待,但或许无法从某些人那里得到。他们可能会逐渐接受这个事实,理解原因并不那么重要。他们可能不再认为被恶劣地对待是自己价值的反映,而更多地把它看作是对方的观念导致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最糟糕的部分似乎是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。我们可以选择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人站同一个阵线,同时承认许多人没有这样的价值观,甚至包括那些我们渴望改变的人。
如果你现在问我加缪是否正确,我会说不正确,至少不完全正确。生活是荒诞的,但我们也是。而且,我们常常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,至少在某种程度上,阻止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