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做青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欢迎光临青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——八极青岛心理咨询
预约电话:13206450119
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随笔 > 详细内容
停止过度的“应该”
发布时间:2025/5/24  阅读次数:5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  如果你有一个内在批评者,你可能会在自我对话中听到很多的“应该”和“不应该”:
我太懒了,我应该多锻炼。
我不应该那么说,简直太傻了。
我应该为我的孩子付出更多,我不是个称职的家长。
我应该在事业上更进一步。我太失败了。


  我经常从来访者那里听到:他们担心如果没有“应该”的约束,他们就会缺乏责任感,他们就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。

  “应该”是一种内化的期望和标准,在一定程度上,你需要这些标准才能在社会中立足——不应该偷盗、伤害他人的身体或情感,或者背叛你的伴侣,等等。但当内在批评者不断严厉地发声时,它可能导致自我谴责的恶性循环,让你感觉自己很差劲,反而对你造成阻碍。

  那么,如何区分哪些内在标准是有益的,哪些会造成阻碍呢?首先找到那些一直在你脑子里回响的“应该”或“不应该”,现在注意它给你带来什么感觉:受到鼓舞和激励?那这是一个值得保留的“应该”。但如果它让你感到麻木、焦虑或绝望,那这是一个有害的“应该”,需要把它摒弃。可以试试以下方法:

1,你的内在批评者的话象过去某个人说的吗?

  你脑海中的自我批评者可能不是你自己,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你小时候对你不满、贬低你的某个家长留下的阴影。

  这些信息就象在你的脑海中循环播放的磁带,一遍又一遍,有时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它触发。

  可以试试“外化”技术,闭上眼睛,想象批评的声音来自一个生物或物体——越奇怪越好。一些人会想象来自一只烦人的蚊子、苍蝇,或一个会说话的石雕。然后,下次你脑海中反复播放批评声音时,就想象是这个东西在说话。

2. 批评的声音是否过于严厉?

  也许你内在批评者的话有一定道理,但它的表达方式却很刻薄。这可能让你不想去听这些道理并照此行事。

  例如,结束了一天压力重重的工作回到家,因为某件事情你的孩子大发脾气,你的怒火瞬间爆发,把孩子骂了一顿,过后又在心里对自己发火:“我到底怎么了?我这个家长做得太差劲了,我应该保持冷静。”

 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这种情况——你也不例外,你并不会夺得“世界上最差劲家长”的冠军。但也许你需要对孩子采取纠正措施,并从你的失误中吸取教训。

  把你内在批评者的话记录下来,写下“应该”和“不应该”的列表。听取内在批评者有道理的部分,你可以让它负起责任,并提高你分辨它是否对你有帮助的能力。

3. “应该”代表一个不切实际的标准吗?

  如果你期待完美,有99%的可能性你最终会失败,这反过来又可能让你完全放弃努力。

  一个典型的例子:我不应该吃那个冰淇淋,我没有自控力,我永远减不了肥。这会激励你作出改变、提升自律,还是会让你再接着吃?这种不切实际且僵化的自我标准是改变的重大障碍。

  把内在声音从“我应该”改为“我希望”。这个改动简单但强大,让你意识到行为通常没有绝对的标准,同时又能让你专注于自己的目标。

  所以你可以这样对自己说:那个冰淇淋很好吃,但我希望下次只吃一个,饭后再吃冰淇淋的话,我可能就只能吃一个了——我保证下次会记住的。

  在某种程度上,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还是不应该做什么是正常且必要的。但严厉且过度的内在批评者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。使用以上这些方法来识别有害的“应该”或“不应该”,并对它们进行改造,可以让你更好地关注那些重要的事情。
上一篇:童年创伤对自我价值感的损害 下一篇:没有了!
八极青岛心理咨询
八极青岛心理咨询中心
地址:青岛市市北区辽阳西路227号
预约热线:13206450119